為防止中國車款以來台組裝方式銷售,政府於今年8月祭出「國產車自製率」新政策,規定上市三年內逐年提高自製率,目標為35%,新政策在業界投下震撼彈,對此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昨(1日)透露,由於事先未預告也無配套,導致企業蒙受損失,三陽對政府的做法、車輛公會無作為難以認同,決定12月起退出車輛公會。
媒體引述吳清源的說法,他透露在「國產車自製率」政策出台之前,三陽沒有收到相關通知,但政府於7月底宣布、8月馬上實施,完全沒有因應時間導致三陽蒙受損失,大約有600、700台車輛在海上卡關,其他同業也無法因應,認為非常不合理。
他補充說明,新政策出台之前,三陽並不認為現代汽車會受到影響,但結果並非如此,由於現代汽車CUSTIN車款的汽車件在大陸生產,台灣產線無法生產,導致有600、700台車輛零件被滯留在海關。
吳清源強調,即便是美國對大陸進口管制,也會提供緩衝時間給業者,反觀台灣在「國產車自製率」新政方面完全沒有,公會也沒有善盡責任,造成業者蒙受損失,因此三陽將從12月起停止繳納會費、退出車輛公會。
他還暗示,有公會會員向政府單位舉發三陽旗下CUSTIN也應該被限制生產,無奈公會無法協助會員,因此選擇退出公會以示抗議。
值得留意的是,三陽與旗下還有南陽實業主導的SYM機車與現代汽車,都將退出車輛公會,這也是「國產車自製率」新政上路以來,車廠退出車輛公會的首例。
(封面示意圖/Google map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