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(Apple)近日再度調降iPhone 16系列在中國市場的售價,部分機型降價高達176美元(約新台幣5320元),此次調整被認為是為迎戰即將到來的「618」購物節,也是蘋果面對中國市場銷售疲弱所採取的策略,儘管加入「價格戰」,但市場認為,蘋果是否能挽回在中國日益流失的市佔率,仍充滿變數。
根據多家陸媒報導,蘋果於5月10日罕見向通路商發出調價通知,iPhone 16 Pro Max全容量版本均降價160美元(約新台幣4840元),而iPhone 16 Pro 128GB版本更降價176美元,其餘機型也都有類似幅度的降價,業界普遍認為,這波降價是為了應對即將於5月13日開跑的「618」購物節,進一步刺激買氣。
根據市調機構Canalys資料,2024年第四季蘋果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年減25%,僅剩1310萬支。相較於2022年時高達75%的高階市佔率,2024年蘋果再高階智慧型手機已降至54%,同時,CounterPoint報告指出,華為、小米等本土品牌持續向高端市場攻勢加劇,進一步擠壓蘋果銷量。
在2025財年第二季財報中,儘管蘋果整體淨利與營收皆優於市場預期,但大中華區僅成長2.3%,遠不及美洲區8.2%與歐洲1.3%的表現,即使第一季iPhone中國市佔略增至14.1%,但距離華為的19.4%仍有落差。
TechInsights分析指出,中國政策對中低階機型較友善,加上蘋果AI功能在中國市場受限,使其在高階產品線優勢減弱,即使蘋果推出針對國補政策的iPhone 16e與降價策略,實際拉抬效益有限。
IDC預估,2025年中國600美元以上高階手機市佔將達30.9%,小米在高階市場的攻勢已見成效,CounterPoint指出,2025年第一季,非主流品牌如Google、摩托羅拉、華為透過產品價值提升,也在高端領域分得一杯羹。
(封面圖/Appl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