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ittyBao 是由二代移民媽媽,Lulu 和 Lacey,共同創立的雙語童書出版社。兩人成為母親後發現,如果孩子從小不接觸中文,就會和在亞洲的家人,失去聯繫。於是,她們決定動手創作,設計一套能引起孩子共鳴、又能學習語言的中文童書。
創辦人 Lulu,因為有教育背景,很懂孩子的學習方式。她觀察孩子對「自己的經驗」最感興趣,於是讓孩子自己當小作家。
目前,BittyBao 出版的童書,包含:繁體、簡體、拼音、注音、以及廣東話版本,甚至還有搭配"有聲書"的中英文配音。這些多元的版本,正是為了符合在美國,不同語言背景的家庭需求。其中,Lulu 特別推廣繁體+注音版本,因為她自己從小,就是在台灣使用注音學中文。她也認為,注音能幫助孩子,更清楚地區分語音系統,對語言學習更有幫助。
BittyBao 的童書,外表可愛 顏色繽紛,每本的內容,更是充滿文化感。例如:農曆新年、台灣點心、廣式茶點、亞洲家中常見的場景。透過這些故事,孩子不只能學語言,也能慢慢探索"身分認同"。
翻開 BittyBao 的童書,五顏六色的珍珠奶茶跳進眼簾,每種顏色都代表一種情緒,透過孩子熟悉的飲料,幫助他們學習表達感受。創業初期,Lulu 第一個想到的夥伴,就是在教書時期認識的好友Lacey,兩人曾是同事,更當過一段時間的室友。 Lulu 邀請她一起創業時,Lacey 也毫不猶豫,接下插畫設計的重任,成為 BittyBao 的另一雙溫暖推手。
除了童書內容,BittyBao 也特別設計出,可搭配書籍的木質玩具,讓孩子在遊戲中,實踐書中的內容。例如最新的書《下一站,台北》,完整記錄孩子和家人的回台旅程,也搭配以台北捷運為主的拼圖軌道玩具。 BittyBao透過這份巧思創意,學習不再侷限讀書,而是成為生活的一部分。
在了解二代成長過程中,難免會對自身身分產生疑問,例如家中的廚房,與市售的扮家酒玩具相差甚遠。因此,BittyBao 特別推出,能反映亞洲家庭日常的煮飯玩具。像是:月餅組、火鍋組合,裡面還有青江菜、蓮藕、豆腐、烏龍麵,甚至連醬油和沙茶醬,一應俱全。透過這些熟悉的元素,讓孩子在遊戲中,更自然地認識到自己的文化。
對許多二代移民來說,傳承文化不只是回憶的保存,更是一種創新的實踐。就像 Lulu 一樣,透過創業,讓下一代在生活中,自然接觸中文、認識文化,也在這片成長的土地上,找到屬於自己的認同。